盛泽、震泽镇蚕桑丝绸旅游资源丰富。20世纪80年代起,吴江注重丝绸旅游资源的保护。并在此基础上,吴江逐步对涉及丝绸旅游的相关建筑进行修缮和恢复,以发展丝绸旅游。2000年起,盛泽先蚕祠恢复小满戏传统;盛泽镇每年举办盛泽丝绸文化节。盛泽丝绸文化节是弘扬盛泽丝绸历史文化优势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。2001年9月10日,先蚕祠被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。2006年5月25日,震泽师俭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0月30日,被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。2008年1月21日,华佳丝博园被评为“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”。至2012年底,吴江区已开放的蚕桑丝绸旅游景点有先蚕祠、师俭堂、华佳丝博园、盛泽古桥等。此外,还有位于盛泽镇的济东会馆、盛泽庄面旧址和位于震泽镇的旧时丝商宅第等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。
先蚕祠又名蚕花殿、蚕王殿,位于盛泽镇五龙路口。关于先蚕祠始建时间有两种说法。一说始建于清道光七年(1827);另一说法为道光二十年盛泽丝业公所建。“饮水思源”,中国向有祭祀行业祖师的传统,先蚕祠是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。20世纪50年代,先蚕祠被征用为粮库,后因年久失修,至1985年仅存门楼、正殿、偏殿等建筑。1995年4月19日,先蚕祠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1999年秋天,先蚕祠经修缮后对游客开放。2001年9月10日,先蚕祠被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。
先蚕祠坐北面南,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。先蚕祠为古代庙堂式建筑,门楼单檐歇山顶,飞檐斗拱,气势轩昂,雕饰精美,除云蝠花卉外,上有嫘祖养蚕图,下有后稷稼穑图,东有尧帝访舜图,西有舜传大禹图,乃是远古人文景观的再现。旁侧是“八”字形清水砖壁,朴素雅洁。入口置3个拱门,正中拱门上方置“先蚕祠”匾额,两侧拱门上方分别是“织云”和“绣锦”匾额。进门楼抬头所见,中央为龙头吐水藻井,左右为八卦藻井,雕技精美绝伦。过门楼不远处有戏楼,戏楼两侧与厢楼相通,戏台朝北。戏楼与正殿之间为石板广场,可容万人。正殿雄伟高敞,供奉着轩辕、神农和嫘祖三尊塑像。神像上方高悬“人文始祖”匾额。殿内梁枋上的木雕十分精致,内容为《琵琶记》和《长生殿》折子戏场景,有韩信、寇准等古代人物,还有金羊、玉兔等吉祥动物。正殿向西,过月洞,有三楼三底的议事厅,厅前有水池曲桥、亭榭回廊、树石花卉,环境幽雅,别有洞天。祠内东碑廊有“小满戏”镂刻风情画和10首历代蚕桑诗词,西碑廊有《重修先蚕祠碑记》,为周德华所撰。
祠内有楹联三副,正殿内为“先蚕遗教,抽丝剥茧,扬盛湖风范;后叶沐恩,绣锦织云,擅吴越声名”和“衣被苍生兴百业,彰施藻采映千秋”(均为周德华、倪平、陈志强、费师夷撰)。戏台上为“弦管清音宣德泽,宫商雅韵颂神庥”(周德华、倪平撰)。先蚕祠照片先后被载入《人民画报》《上海画报》《中国一瞥》及各旅游手册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《话说长江》和浙江电视台拍摄的《寻访运河》及其他影视机构的节目中皆有先蚕祠场景。